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灌篮高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缺失

文/郝景芳

看《灌篮高手》是很多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很肤浅,只热衷于讨论谁帅,谁强谁弱。

直到最近,给我的“少年文学家”班上的学生上课,让学生学习人物塑造,才回顾了《灌篮高手》整部动漫。此时此刻,心中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了,多了很多来自于中年人的感慨。

最近参加一个心理学论坛,论坛上,有两位心理学领域的泰斗和大咖讲了自己的观点:学习不能讲竞争。他们从自己这些年临床处理的大量大量案例出发,讲了学习竞争的恶果:无数学生提心吊胆、自我否定、焦虑抑郁、罹患空心病,甚至轻生。学习尖子也时时刻刻害怕下次考不好,时时活在恐惧中。

因此泰斗提出:学习不能讲竞争。

然而在接下来的圆桌论坛上,不止一位教育界人士讲:学习不可能不竞争,大环境如此,竞争一定是存在的。

问题来了:如果注定存在竞争,那心理病可以避免吗?

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说:“我们回想一下《灌篮高手》,那里面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所有人也都很好胜,都想争夺全国冠军,但是为什么所有人的心理都是阳光健康的?”

今天我就来讲讲,我们的孩子错失了什么。

(1)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

为什么《灌篮高手》世界里高度竞争,却不会出现心理问题?

第一点是:安全感,也就是“输了也没关系”的氛围。

如果没有“输了也没关系”,就没有“全力以赴争胜”。在《灌篮高手》的故事世界中,有胜利就有失败,失败的队伍虽然当时伤心心碎,事后也没有任何影响,而就是回到日常休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下一次机会重新拼搏。

仙道,或许是《灌篮高手》中实力最强、性格最好的选手,在球场上展现出王者霸气,也拼尽全力,球队惜败湘北被淘汰之后,安安静静去海边钓鱼,依然是岁月静好、云淡风轻的模样,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说:“那就一切慢慢从头再来吧。”

藤真,球商最高、最有指挥若定气度的高手,球队落败之后潸然泪下,让人痛彻心扉。但事后,依然心平气和地旁观了另外两支强队的比赛,并超脱地分析战局。

在如此高竞争的环境下,失败的选手们为什么不会抑郁、自我否定、痛苦、自杀?

那是因为,输了就输了,没关系啊。失败可以接受,下次再来就好了。

而在我们的学习环境里,为什么心理问题频发?

不是竞争的问题,而在于:任何一点失败,都不可容忍。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被告知:考试不得100分,就是不对的,要反省为什么会犯错,怎么只得了98分。而一直到很高年级,成绩的竞争都异常激烈,一分都不能丢,一个细节都不能错,一不小心错一道题,年级排名可能跌落几十名。而学生们一直被告知:只能考上最重点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有前途,如果一不小心考上了差的学校,就完蛋了,你的人生从此就滑落到谷底了。我听不止一个孩子讲过,班上老师和同学都会贬低差生,甚至用“垃圾“这样的词描述考试不好的学生。

对失败的惧怕,才是心理疾病的来源啊。

动画片里,主角所在的湘北队,在练习赛上输给了陵南队,但是学到了最关键的一点:比赛不到最后一秒,都不可以放松警惕。回去之后,更有活力练习。

动画片里,在和关键对手海南的比赛中,主角樱木花道犯了致命错误,导致比赛输球,事后“削发明志”,更刻苦练球,又成了更加活力满满的选手。

如果什么时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对待孩子考卷上的错误和失败,不是责怪批评,而是面对95分、88分、72分、66分的试卷,都能信心满满地告诉孩子: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是学习的好机会!”

“即使上不了好学校也没关系,你依然可以追求其他梦想。”

“那就一切慢慢重头再来吧。”

那也许我们的竞争环境,也不会造就如此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

竞争分为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包容失败的竞争是良性竞争——“赢了固然好,输了也没关系”。时时刻刻处于恐惧和贬低中的竞争,才是让人无法存活下去的恶性竞争。

(2)千人一面与千人千面

第二点是:团队。有团队才有个性化。

团队精神是我们的孩子们最不熟悉的一点。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完全是个人主义的,考核和竞争也都比拼个人成绩。其他人的成就是自己的阻碍,除了相互比拼和超越,不存在合作,同学间也没有什么互相帮助的必要,甚至要隐瞒自己的努力和秘籍。

在这种环境中,很难给多种不同类型的孩子生存空间。所有孩子都被要求成为一个样:单打独斗的学习精英。然而这单一类型,是只适合少数孩子的定位。

《灌篮高手》里,那些打篮球不好的选手,为什么不会出心理问题?

因为他们在团队中,各司其职,都有自己的意义。

像木暮只是天赋很一般的普通选手,也无法打主力,但是他头脑冷静理智,在球队中有稳定大局的作用,可以在场边指挥,而且关键时刻很靠谱,这就是球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木暮经典的三分回忆也印在很多人心里。

哪怕只是替补或小角色,只要在团队中,就有自己的位置。安田、角田、潮琦在湘北队跟其他主力一起打练习赛,也都起到自己的作用,偶尔上场时也是靠得住的队友。除了天才主力,这些小角色也一起分享所有胜利的喜悦。

《灌篮高手》里,给很多遭遇失败的角色,专属于自己的回忆故事。

在湘北对陵南一战中,有一个高大到2.02米的最高选手鱼柱登场。在他的回忆故事中,他一直动作笨拙、体力不好,在对内训练中跟不上其他人,心生了退出篮球队的心。但是,教练告诉他:“高也是一种天赋啊,等你成为真正的篮球手,就是我们陵南称霸的那一天。”被教练认可让鱼柱留了下来。而他一直心思纯良,即使他没有胜利,回家继承家业做了厨师,但是依然关注篮球,在全国大赛的赛场上点醒激励湘北的赤木。

无论是最矮还是最高、最平凡还是最笨拙,真正在赛场上,都有自己的角色作用和高光时刻。“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这是《灌篮高手》动画刷屏的弹幕。

可是,在我们的教育和考试系统里——

有“小人物的高光时刻”吗?

有“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尊敬”吗?

有“我只是替补,但我也为团队做了贡献”吗?

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的认可和自信哪里去了?如果不是学霸,孩子还有任何机会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吗?他们还有机会站在舞台上,感受梦想与激情吗?

我遇见过不止一个孩子,给我写过自己的梦魇:在半睡半醒之间,“他们”都在嘲笑自己,说自己是废物、拖后腿、垃圾,身边的好友转而喜欢其他人,父母的眼中充满鄙视,老师的嘴里充满讽刺批评。孩子们给我这些文字随笔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她们的细腻文笔,因为太真实而令人内心刺痛。

其实,只要多元,所有孩子都是好的。

有些孩子人缘很好,是团队粘合剂型选手。有些孩子动手能力很强,擅长于解决问题。有的孩子天生大心脏,在别人慌乱的时候能稳定情绪。有的孩子比较细致,可以把团队方案落实到细节。有的孩子特别擅长开脑洞,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提供多种可能的想象路径。

这些孩子可能成绩没有很好,在团队中都可以有高光的发挥空间。

我们常说,东方教育是集体主义,削弱个体,让人千篇一律。但这是狭隘的、机器人式的集体主义,不是真的团队主义。团队精神是让一群不同的人在一起,相互发挥不同特点,以达到最强作用,获得最佳效果。《三国》《水浒》各个英雄个性鲜明,没有一点千篇一律的单调,这就是团队精神,而不是集体主义。

但这种丰富个性的时代,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唯有协作,才真正能达到千人千面,而非千人一面。

(3)令人激荡的朋友义气

第三,友谊。为你担当,为你出手。

与上一个议题直接相关的是,现在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比从前时代关系淡弱很多。现在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们在学校里直接交流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课上不能交流,课下时间很少,休息时间要赶作业,课后还有考试和补习。

与同学之间关系淡漠相辅相成的,是朋友义气的渐行渐远。

在我们小的时候,看的书是古龙的《欢乐英雄》,是几个气味相投的江湖侠客,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总会出现在朋友身边挡下一剑。是欢笑带泪的两肋插刀,是无需多言的义薄云天。但现在的孩子们喜欢看的网络故事里,最主流的一种典型故事是:全员坏人,所有人在背后暗害主人公,主人公最终黑化复仇。文艺是一种投射,你对世界的感知,投射在你喜欢看和创作的文艺故事里。

为什么在高强度竞争的《灌篮高手》世界中,没有人会出现心理问题?

因为他们都是有人关爱和支持的少年啊!

当三井离开从前的混混群体,回归体育馆篮球队,他曾经的伙伴铁男帮三井挡下麻烦,然后默默骑车离开,说了句“再见,运动男孩”。当樱木和三井在街头被惹事的流氓团堵住,耽误了他们的篮球比赛,樱木军团四个好朋友从天而降,替樱木摆平障碍,让他可以参赛。樱木军团还在篮球馆的打架危机中挺身而出,承担了所有罪责,替篮球队扫平障碍。

这些朋友,平时是相互嘲笑、毒舌吐槽、胡说八道的损友,但是在所有有困难的时刻,他们都毫无疑问出现在身旁。当樱木比赛失败自己躲在角落里哭泣,流川找到他故意激他,让他的情绪发泄出来,又成为斗志满满的少年。当樱木下定决心要学会投篮,赤木会教学,宫城会传球,整个球队都会帮助这位水平不够的初学者。

为什么樱木可以如此迷之自信、哪怕出丑也不气馁、每日阳光开怀大笑?

因为他被这么多爱围绕着啊!

这是无需言说的朋友义气。

朋友义气,是成长过程中最治愈也最有激励效果的良药。

我们的孩子们,在他生活的环境里,如果有很多事情不会做,有没有一群好朋友,围在身边不厌其烦地教他?有没有充满欢乐的相互斗嘴和耍宝,让空气都变得轻松?有没有失败之后能把他从角落里拉出来,继续为他灌满斗志的伙伴?

在我小的时候,“侠义”是心目中理所当然的最高价值,友情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追求和守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们,对身边人的感知,只有了淡漠和相互伤害?

是孩子们的问题,还是成年人传导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4)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第四,热爱。内心深处燃烧的火焰。

在《灌篮高手》中,令人又笑又哭的感动瞬间有很多,但是最令人难忘的可能是这一个:全国大赛中樱木的表白。

对阵上届冠军山王的时候,樱木在球队落后、身体受伤、全场比赛最艰难的时候,想起自己打篮球这几个月的种种,当回忆一幕幕飘过眼前,樱木的身体里燃烧起一股力量,让他异常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心。

他想起最初进入篮球领域是因为晴子的一句话:“樱木,你喜欢篮球吗?”

于是他跑到晴子身边,坚定地说:“非常喜欢!这一次绝不说谎!”

这句对篮球的表白,让观众热泪盈眶,觉得好燃。

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感动?

在整部《灌篮高手》中,内心燃烧最强火焰的,应该非流川枫莫属。他外表冷冷冰冰,并不爱说话,但他是最心无旁骛执着追求篮球梦想的人。他打球的样子,仿佛是一块冰下,燃烧着黑色的烈焰。很少有人比他更纯粹。

年少时其实不懂流川枫的纯粹。当时只觉得他是一个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少年,但没有意识到他的心态是如此稳定超脱。

流川枫的教练给他讲过自己之前一个学生的故事:那个学生叫谷泽,是大学里天赋最好的学员,因为不堪忍受日常训练,选择去美国一试身手。但是到了美国,周围全是天赋更好的选手,他没有位置,只是边缘小角色,后来心理崩溃,逐渐沉沦,嗑药车祸身亡。

教练用这个悲剧故事,提醒流川枫不要轻易冒进。

小时候我看这段动画,其实没有意识到这段故事真正的意味。中年重新回头看,却有了完全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我曾经年少轻狂,认为自己天赋异禀,从小到大永远轻轻松松考第一,高中肆意玩耍,高考成绩仍比清华分数线高45分。于是心态飘了,自以为自己能创造人类历史伟大奇迹。但是进了清华才发现,天赋强于自己的人比比皆是,自己狂妄滑稽可笑,只是一个小角色,什么都不算。那时候我的心态也沉入谷底,很长时间迷茫无措,找不到定位和方向,长时间沉郁无法自拔。

我其实是经历了谷泽的故事,也用了很久才从消沉中彻底觉醒。

其实,无论是我,还是谷泽,经历的都是“过度看重自我所遭遇的自我危机”,也就是说,太把自己当作了不起的人,太看重自己在人群中的成就得失,太不能承受哪怕一点自我挫折,若不是顶峰,心态就崩塌到谷底。

而只有经历过这些,再看流川枫,才意识到他的不同。

他心态从未崩塌。

流川枫是整部《灌篮高手》中心态最稳的一个人。他经历过高光时刻,似乎没有一丁点在意和飘飘然。他也经历过大比分落后、被人打败甚至碾压的时刻,在全场都认为这小子会崩溃的时候,他还是沉静稳定,甚至想到了让自己升华的方法,嘴角露出笑容。

这不是因为他争强好胜,也不是因为有实力。争强好胜不能带来心态稳定,往往相反。争强好胜且实力强大如三井,却在高一时挫折面前选择消沉,自暴自弃,退出篮球队两年。流川的心态稳定恰恰不是因为争强好胜。

他的心态稳定,在于忘我。

其实流川枫是一个忘我的人。在他的头脑中有篮球,但没有他自己。他一直想要超越,变得更强,与更厉害的对手较量,向他人学习,弄清楚自己的弱点,这是他对篮球的执拗。但他从来没有在头脑中衡量“别人如何看我”“我今天的表现如何”“我打赢了多么光荣”“我如果输了多么丢脸”“我是不是没有他的天赋高”,这些统统都没有。落后时,他想的只是该用什么方法追分;困境时,他想的只是如何创造最后一丝希望。

因为没有杂念,所以心态不崩。

剑客的稳定都在于心中有剑,心中无我。

直到经历过谷泽的心态崩溃,直到走到中年人的成熟,再回头看过来,才意识到流川枫这孩子在15岁达到的心境状态,有多么难得。

他是超级早慧,过早超脱和领悟了禅宗境界吗?其实不是。他只是心思太简单了,简单到只装得下篮球,连他自己都装不下了。

这是对篮球多么纯粹和全然的爱啊!也要经过很多很多年的动荡飘摇,才感受得到这样纯粹地爱着一件事是有多么美好。美好而不寻常。

有这纯然的热爱,没有什么能阻挡流川前行的脚步。

当樱木花道从一个只为了泡妞把妹、胡打乱闹、完全零基础的门外汉,渐渐变成了认真练球、认真对待比赛、认真拼最后一刻的篮球选手,我们热泪盈眶;当赤木和木暮一直默默守护篮球社团的理想,哪怕每年都是最鱼腩的球队、一次次失败,也不肯放弃心中的希望,我们热泪盈眶;当三井浪子回头,重新承认自己心底的夙愿,哭泣说“教练,我想打篮球“,我们依然热泪盈眶。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会被这些于己无关的瞬间击中,在他人的故事中流自己的泪?

那是因为:希望与执着,就是每个人心底深处最深的渴求啊。

由此,我们可以懂得,为什么《灌篮高手》世界中高度竞争,有大量竞争失败的选手,却没有心理疾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是他们热爱的事。对热爱的事,一个人可以心无旁骛追寻,遇到挫折坚持,受内心声音召唤,不断达到更高境界。

而我们的孩子们,在他们的生命里,有哪怕一件事让他们有这样的梦想和执着吗?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5)我们的孩子缺了什么

全部看下来,我们的孩子缺了什么?

我们的孩子缺了这一切。

从根本上来说,很多孩子缺了最核心的生命力——那种活泼的、热忱的、燃烧的、由内而外的、发光的生命力——生命力,那是活下去的支柱啊。

为什么很多孩子会在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生命力的缺失。

生命力的来源是什么?

——是安全感、自我肯定、被爱、以及热爱和追求。

这是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自我人生的几大支柱。也就是说,是在《灌篮高手》里总结的前面几个章节的特征,统统都是心理学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对人的心理最重要的一些因素。

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缺失所有这一切。他们拥有的是不断变动的成绩排名、一直面临的心理压力、略微失误就有的吹毛求疵、细微失败就面临的人生溃败、同学冷漠和相互对立、父母贬低和挑剔、缺乏深刻的朋友关系、很难找到困境时刻的安全港、毫无梦想与人生的热爱……缺失人生内核,导致全面心理溃败。

回到开篇的问题,我们如何让孩子在高竞争环境下,保持心理健康?

很简单,就是这几点:安全感、自我肯定、被爱与热爱。

这几个方面,但凡拥有1-2个方面,这个孩子就不会轻易陷入无法走出的心理困境、甚至导致轻生自杀。孩子们一定是四个方面全都匮乏到极点,才会走入生命的极点。他们被成绩这一条单一衡量,一旦难以达到要求,剩下的一切生活支柱顿时化为过眼云烟,这个孩子也如一缕烟一般,很容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想到这里,不禁一声叹息。为什么孩子们的生存环境变成现在这样?

有时候,父母师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想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学校,拥有好的满意的人生,但是我们越努力,孩子感受到的落差就越大。

其实,教育有这么难吗?

我们想让孩子有动力好好学习,其实给到他们上面的四个方面就足够了啊。

有了安全感、自我肯定、被爱与热爱,他们的生命力就是满溢的。生命力满溢,就会有自我成长与提升的热情、持续奋斗的动力、遇到困难也不放弃的坚毅、超强的乐观与自信、朝向未知领域进发的勇气、内心燃烧的火焰、互助的热情。

生命力,才是持久追求好成绩的动力源泉。

就像《灌篮高手》中那些永远青春的少年们。

愿我们的孩子们,像动画中闪光的少年们一样发光。他们眼中的光亮,会照亮未来很多年。

作者简介

郝景芳:作家,雨果奖得主、清华大学物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童行学院创始人。个人微信公号:景芳说。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话题:



0

推荐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50篇文章 3天前更新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理性思考,感性文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