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对话刘擎:

爱情的魔力

01

关于爱情,对的答案不止一种

Q:一条

A:刘擎

Q:您曾经看过或是读过的,印象最深的爱情作品是什么?

A:经典的比如《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还有一部苏联的小说,叫《盲音乐家》。这个可能看过的人比较少,但对我来说是一个爱情的启蒙,讲的是一个天生失明的孩子如何成为弹钢琴的音乐家,以及追求爱情的故事。

电影的话就是《爱在》三部曲,我非常喜欢。我们说“谈恋爱”,爱是谈出来的,这系列电影特别注重人的内心和这个世界的联系,一直是两个人在交谈,谈了很多对人、对世界、对时代的看法。我觉得这是特别好的关于爱情的影片。

Q:在您看来,爱情最容易在什么样的场合下发生?

A:其实我觉得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场景下,比起场景,心态可能更重要。当你特别渴望和世界发生关联,可能是风景,可能是某种文化,可能是某种人群;当你愿意去接触,而不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那么契机就出现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超离自己日常的轨道,脱离那种被束缚得特别严的状态,并且他渴望探索世界,渴望和人交流,在这种松弛的状态下,最容易遇见爱情。

Q:您觉得爱情是必需品吗?很多文艺作品都在歌颂爱情,它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在您看来,如何用一句话来定义爱情?

A:爱情是不是必需品很难说,首先我们要定义“必需品”,识字是生活的必需品吗?做文盲可以生活吗?当然可以。

爱情不是一件物品。当我们说拥有爱情,或是获得爱情,和我们拥有一部手机,那肯定是不一样的。爱情不是一个现成的、摆在那儿的东西,我可以去占有它;爱情是一个精神性的创造,一件作品,并且这件作品永远是未完成的、会变化的。

如果你要我用一句话来描述,爱情是我们跟世界关联的一种非常独特的,也是非常全面和深刻的方式。

02

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本质是害怕失控

Q:您作为大学教授,和学生的接触也是比较多的,相较十年前,现在的大学生在对待亲密关系的态度上,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

A:在我的观察中,现在大家变得更谨小慎微了。和 80 年代、90 年代比,现在的孩子好像不那么奔放、热情,有一点少年暮气。但我在想,这个谨慎小心的背后是什么?我们不能说这一届年轻人不行,每一代年轻人的状态,都是和时代背景有关系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时代精神的一个侧影。

为什么这一代年轻人对待情感、对待心灵生活,没有那么蓬勃了?我想是对安全感的一种执着。现在我们对一个合格的、成功的人的要求和指标太多了,负担很重,要完成这些指标,就要求你生活得特别有序,拒绝所有失控的可能。

我们人类对自己生活的主体性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我要有掌控感,要尽可能避免任何风险和失控,让生活沿着自己期待的轨道运行。另一种是我的生活要引向一种我向往的、蓬勃的、丰沛的人生。这两种自主性,有时候一致,有时候矛盾。当你从现有的状态走向那个未达成、向往的生活,就需求一种转变,而转变有时候会要求你失控,也让你重生,用新的视野来看待这个世界。

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转变,这在今天变得特别稀缺,因为人们害怕失控。

Q:现代人在感情里拒绝失控,特别需求安全感,您认为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导致的?

A:为什么会有这种状态?我觉得就是现在的社会,它用指标来要求你,你所有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成就都是量化的、可显现的、可统计的指标。但是人的精神性、情感,那些对我们人生其实非常重要的元素,它没有办法用指标化的东西来衡量,所以被忽视了。这里我们就进入了一种对待感情生活的新模式,我叫它“精算模式”。

这个模式,它在生活中是必要的,但当我们被它主导之后就有麻烦了。尤其是在爱情领域,是不能完全用计算的方式来把握和理解的。在爱情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探索、打开,然后获得新生、重生。在爱情中需要计算吗?需要,那是爱情的条件。那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好像被我们淡忘了,边缘化了。

现在精算型的态度占据了主导地位,把爱情变成了一种供需关系。我有很多需求,社会经济地位的、情感的、生理的、虚荣心的,看你是不是能够满足;你也可以提出你的需求,看我是不是能满足。所以这成为了一个交易,一个 deal,用市场交易的机制来理解爱情和感受爱情。

我不是说大家不要计较任何条件,条件是需要用理性的、甚至是用工具理性的方式来计算。但不要因为这种计算,让你迷失了爱情真正能带给你的东西。它不是一个现成的物品,它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创作的,有点像艺术作品。

Q:如果请您给年轻人一些建议,该如何拥有一段好的亲密关系?

A:这个问题是没有灵丹妙药的,你说我现在是一个爱情大师,说给你一套配方就会获得好的爱情,不是的,它是一种生命的探索。但既然是探索,首先要有一个基调的态度,就是勇敢地去迎向未知。

我觉得最简单的就是将心比心,把人当做人,而不是一堆指标的总和,或者是满足一系列功能的一架机器。不是说我列一张清单,按照理想中的,比如说工资收入、有没有房子、家庭条件、然后身高、体重、文凭……如果有一个满足所有清单条件的人,他真的就是你理想中的爱人吗?

我不是说年轻人都不要计算,勇敢去坠入爱河。你当然可以计算,但你永远要记住,那些是爱情的条件,是亲密关系的条件,而不是它的本质。我们不要本末倒置。所以永远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要被市面上流行的那些陈词滥调的“爱情攻略”占据,让心灵剥掉它的老茧,恢复最初的敏感去相遇一个人。

03

爱是凡人可以有的非凡的礼物

Q:如果人长期处于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不敢进入到一段亲密关系,或者说不敢和人发展一种深刻的关系,会给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影响?

A:这个影响首先是个人的。如果一个人避免了所有的风险,度过了安全的一生,那么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人生吗?如果你说这就是我追求的目标,那么恭喜你,可能很容易做到。但人活在世界上,我们来这个世界一次,追求的就是安全吗?如果你的愿望不止如此,那就必定要经历一些冒险,在感情世界、精神世界里的冒险,它会拓展你的生命。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抱着一种自保的、精算师的态度,那这个社会会非常萎靡,会失去我们叫做“ humanity ”的东西。Humanity 直译是人性,但不太准确,因为人性是个很复杂的东西。Humanity 特指那些使我们人类超越了动物性的东西,我们的精神、情感,它是可以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的一种状态。如果大家都在爱情面前特别怯懦,特别谨慎,我们这个世界的物质生活可能会极大地丰富,但我们也越来越远离了人文精神。


 

Q:当我们不去爱别人,不和他人发生联系,理论上说会觉得自由,但很多时候反而带来一种无法克服的孤独感。爱可以被用来解决孤独吗?哲学上如何解释爱和孤独的关系?

A:孤独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它不是说我生活得有多热闹,有些人可能从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从一个 party 到另一个 party,但他内心很孤独。孤独并不是独处,有些人独处,他内心是很丰富的;孤独的反义词是与世界的关联和对话。

一个独处的人,可以和内心展开对话,而真正的负面的孤独,是一个人连自言自语都不可能,因为他切断了自己与世界的任何丰富的联系。他的内心是铁板一块,他展开不了有意义的对话。这种孤独,是那种灵魂的荒漠、灵魂的暗夜。

而爱情对我们来说是什么呢?爱情是一个闯入者,它可能是一个惊喜,也可能是一个惊吓,但是它搅乱了生活原有的秩序,它掀起了波澜,使你有了一个真正的潜在的对话的他者,激活你的灵魂和这个世界的联系。这是爱情最有意思的地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爱情是那种死寂般的孤独的最好的拯救方式之一。

你说孤独等同于自由吗?自由是什么意思?没人管我是自由,但自由的另一种理解是走向自己渴望的生活。什么能够驱动你走向一个更令人向往的精神状态呢?爱情是一种,你不必通过爱情,但爱情确实是一种最常见的、最深刻的也最有效的方式,而且是平凡的人都可以用的。大部分平凡的人需要爱情来激活自己走向一种自由,摆脱那种异化的、自我疏离的孤独的状态,所以爱情是凡人可以拥有的非凡的礼物。

Q:今天这次对话是《更好从提问开始》系列内容的收官战,过去的一个月,我们一直围绕着“更好”这个概念进行讨论。从您的视角来看,本次哲学公共教育项目的意义在哪里?您是如何理解“更好”的?

A:“更好”对我们人类生活来说有两个层面,物质的和精神的,物质生活更好需要有物质营养的支撑,而人类的精神性、人文性,也需要营养。其中的一种营养,我觉得可能是最大的营养,就是哲学性的思考。

哲学性思考并不是说给你很多攻略、很多答案,它是让你的思路重新打开,用陌生的眼光来看待熟悉的世界,让你用一种新的发问方式来反思自己。重新打开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带来新的可能。新的可能,未必就是更好;但没有新的可能,你就不可能有更好。在生活现状当中,永远不要放弃对更好的向往,也就意味着我们要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怀着问题,怀着新奇的想象来重新打开自己的生活世界。

我觉得像特仑苏这样的品牌愿意支持精神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年轻人特别容易被困住,用一些已经特别流行的关系来看待世界,以市场机制、交易、博弈论的框架来看待。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有精神性的存在,从哲学思考开始,如海德格尔说的异乎寻常地问和异乎寻常地思,我们就是要把现在那个非常主导的模式压制住的那些东西,把它揭示开来,重新提问。

对我来说,生命的存在是不断生成的,是 becoming。当你摆脱现在的束缚,走向一个新的开始,这就是更好,至少是更好的可能性。

注:本文为《更好,从提问开始》系列内容的第五问,该项目由特仑苏、一条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出品。

作者简介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话题:



0

推荐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50篇文章 3天前更新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理性思考,感性文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