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妈妈!》海报  图源网络

 

文/风吹沙

 

01

十多年前,看过一篇报道,说世界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研制失败,20年内将没有新药出来。有一种说法是,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的病症(近几年似乎出现了一些疗法,但以预防和初期治疗为主)。

 

我记得自己那一刻的心情,沉入谷底。倒不是我经历了,或者亲人遭遇了这个病症,而完全是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横亘在人类生命终端的一段黑暗通道的担忧。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得知自己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时给美国人写了一封告别信,他说:“我只希望能有一种方法能使我的爱人南希从这种痛苦之中解脱出来。” 

图源网络

 

相比于其它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会在长达几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之内,让病患者几乎毫无尊严的活着,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这对于很多的家庭来说,是生命中不堪承受之重。

 

02

影片《妈妈!》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更为残忍。65岁的女儿和85岁的妈妈相依为命,不幸的是,65岁的女儿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担负起照顾之责的却是85岁的老母亲。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应该怎么写下去,惟愿不要太过暗黑,毕竟我看过一些关于写这个病的电影,《爱》、《依然爱丽丝》、《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在深入到病人自身或亲人心理深处那些不能承受之痛,是任何身体困顿、道德伦理都承接不了的。

《妈妈》剧照  图源网络

 

这个世界的悲剧是什么?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打碎给你看。人类的悲剧是群体在生命衰减过程中的无能为力。在我们无可逆转的走向生命终点时,一些人坠入了遗忘的黑洞。活着的遗忘是残忍的,这是一个人的荒原独行,不知在哪里?不知去哪里?

 

我不想写得那么光明,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事都有一个光明前景的,或许在遥远处有,但在可见的不远处,黑暗在延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聚集全部的力量去对付它,同时让我们拥有希望。

 

这部电影是如何演绎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

 

我是想看问题的,但不出所料,导演选择了打亲情牌。他绕过或掩盖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未富先老,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的问题,而单纯用亲情支撑起了一个不堪重负的社会问题。那么整个主线就逃避掉了现实,而在亲情的泥潭里虚幻地相互输送情感,让残酷的现实退到电影之外。这是讨巧的,也是容易过审的,但过不了我心。

 

03

在109分钟的观影里,我放下对老年问题的探究去看亲情,两位骨灰级演员的对手戏堪称精湛。85岁母亲蒋玉芝(吴彦姝饰)和65岁女儿冯济真(奚美娟饰)共同生活,相互照顾;副线是女儿因上世纪的那场人格扭曲的灾难,对父亲欠下的人生愧疚,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不能解脱。阿兹海默症让她变回了过去,她的时间在往回走,回到童年。年迈的母亲需要付出顽强的生命力照顾女儿,两个脆弱的生命在前进中倒退着,彼此寻找,重温消解融合,但也非常残忍。

《妈妈》剧照  图源网络

 

两位老戏骨的对手戏很好看,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女儿照顾母亲,母亲像老顽童,女儿近似刻板地严谨。女儿出门做义工,回家就全身心地整理爸爸生前的考古笔记,以期出版。母亲在这样的生活里安心舒适,时时生点小事来吸引女儿的注意力。比如爬梯子拿书被女儿责备,俩人互贴纸条,女儿是,你这样做会摔死的;母亲是,不这样做也会去死的。这种温馨的小互动在母女平静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灾难降临不期而至,女儿发现自己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大学老师,她懂得这种病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她从最初的悲伤惶恐不安中挣脱出来,开始安排妈妈的生活。事无巨细,给家里贴上各类纸条,教妈妈做煎鸡蛋,在抽水马桶边装上扶手,送妈妈去养老院体验生活等。等妈妈终于明白出了什么事时,为母则刚的本性充分暴露了出来,角色互换。母亲瘦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说出一句“每个妈妈都是母狼,保护幼崽是天性”,给了女儿坚实的安全感。直到有一天,女儿忘记了眼前照顾自己的人,她说“你不是我妈妈”,她说“你真像我妈妈”,“我觉得自己离你越来越远了”。而妈妈蒋玉芝的那句“别怕,我一直在”,像摇篮承载着婴儿般温暖。


《妈妈》剧照  图源网络

 

副线里,女儿在失忆的时间里回退到从前,我们才知道原来历史性的创伤给女儿,给这个家庭带来的灾难是那么浓厚,以至于女儿用一生来偿还。失忆的过程,也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放下的过程。这种人生的包袱使电影的内涵厚重起来,也不只是虚浮在亲情表面的浅显交流。

 

但不管怎样,亲情掩盖不了现实,女儿因意识错乱半夜在外奔跑时,妈妈的追赶让我揪心。这不是一个85岁的老母亲应该承受的,即使她表现的像钢铁侠。亲情的支撑阻挡不了社会问题,也不应该成为这部电影的初衷。回避和逃避都不能弱化人对生命的思考,比如老年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遭遇的现实困难等,都没有表现出来。


《妈妈》剧照  图源网络

 

导演不敢触碰现实的残酷,却仍然不甘心地加进了更加残酷的现实,我不知道导演的想表达什么?这部电影他拍得纠结。老母亲发现自己得了帕金森症,而女儿这时已经不太能走路、吞咽困难。两个生命的末路怎么走?母亲穿着优雅的旗袍推着女儿来到大海边,女儿像初生婴儿般蹒跚学步,海水在涨潮。我忽然有一个强烈地残忍的想法,一个找不到出路却无法释怀的想法......在夕阳下,镜头浮在高空,而海浪一波波涌来。


《妈妈》剧照  图源网络 

 

这部影片让我感觉到,生死已不成其为问题,解脱才是。

 

04

在编剧这个故事时,导演试图加入阳光的成分,比如加入了一个旧交医生(朱时茂饰),还加入了一个年轻的问题女孩周夏(文淇饰),这两个角色的加入,特别是问题女孩被冯济真救赎,以及女孩最后带着孩子来看她们,这样的情节突兀而没有逻辑。虽然导演试图想用青春的阳光给影片带来希望的色彩,但这样强行植入的情节,使整个影片的主线极不连贯协调,情感脉络也对不上焦,弱化了影片的深度与厚度。


《妈妈》海报  图源网络

 

这是一部撇重就轻的电影。有评论说影片聚焦到了老年群体,更首度呈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真实困境,填补了国内此类题材的空白。但我看导演没有驾驭好这样的现实问题,他只给我们展现了两个脆弱生命的彼此关照,而这种建立在沙粒上的关爱,是如此不堪重负。聚焦这一群体,却并未探索问题的核心,使这部很好题材的电影,与国外同类型题材比,高下立判,错失了对社会的拷问和引领普遍意义的思考。

 

影片末尾处打出这样的字幕,大意是老一辈人为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和牺牲,吾辈要照顾他们,这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注脚又让我感到口号式的空洞和无力,社会对养老问题整体框架尚未建立,而未富先老是摆在整个社会面前一个跨不过去的坎。

 

片尾聚焦了真实的阿尔茨海默病人,最大的103岁,最小的58岁,这是真实的存在。

 

05

《妈妈!》是导演杨荔钠自编自导的“女性三部曲”之一,此前的两部电影《春梦》《春潮》没有看过。杨导说:“这部影片除了有人文关怀之外,还是一部和爱有关、和母亲有关,是一首生命之歌的电影。” 


《妈妈》剧照  图源网络

 

社会学家李银河对电影《妈妈!》发表影评,称其是一部尝试回答终极问题的电影佳作:“疾病与健康,年老与年轻,美与丑,生与死,这些问题在这部影片中被戏剧化地郑重提出,使我们屏息凝神,肃然起敬。”

 

每年的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阿尔茨海默病患在1500万以上,且呈现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风吹沙,六零后,坐标安徽,喜欢阅读和诗歌,读书是为了追寻常识。

 

话题:



0

推荐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15篇文章 4天前更新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理性思考,感性文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