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世间》剧照  图源网络


 

母亲节后,聊聊我那70岁农村老母亲终于领到退休金那些事

文/深圳小树

还有人记得吗?小时候报纸和期刊上常有一些算命的小测试。我喜欢给母亲算命,就是那种算你命里有几两几钱的,结果总是显示我母亲会老来富贵。这让我很失望,我当时孩子气,多希望她中年就能富贵,至少我也能沾沾光,当个“富二代”。

母亲到了60岁退休年龄,富贵迟迟未到。四川在大地震后经历了一番天天翻地覆的大基建改造,她的同学因土地被征用都转为城镇户口,开始领社保退休金,这让她羡慕不已。

母亲生于1953年,70岁这年,我们老家的小镇被列为全省示范的养老康养小镇。土地被市里国资部门征用,用于修建五星级度假村和养老酒店。我们一家五口中,三个子女都已工作,只有母亲还是农村户口。也就是她70岁时,终于实现"农转非",开始领取每月2000多元的城镇退休金保障了。

我知道,这2000多元的退休金,相比很多城市老人每月六七千的退休金来说微不足道。但相比广大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母亲能领到这2000元已经非常幸运了。

在此之前,母亲在经济和养老方面一直缺乏安全感。父亲早年从供销社下岗,待业多年,60岁才开始领退休金。比行政单位少交了十几年养老保险,他的退休金也很微薄,从2000多元开始,经过近20年才涨到4000多。现在父母两人每月有近6000元退休金,在偏远小镇上,只要身体健康,基本够用。

我记得,父母的财务状况从上世纪1995年开始陷入困顿。那一年,在供销社工作的父亲单位改制,可以用1000元购买一个门面商铺或是他住了20多年的两间宿舍,但养育着三个孩子的父母却连一分余钱都拿不出来。

当时我刚考上大学,正赶上高校开始收费,每年学费要上千元。哥哥退伍后也需要上下打点关系找工作,处处都需要用钱。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回到农村,把多年前送给别人的地收回来自己耕种。那时母亲才40出头,父亲还不到50岁。这种没有稳定收入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父亲60岁开始领退休金为止。

《人世间》剧照  图源网络

最困难的一年,父亲先做了胆结石手术,花费六七千元,第二年母亲也做了同样的手术。当时的医保,不是刷卡的,需要自己先垫付现金,报销还要拖延好几年。手术费用是我们三个子女每人凑了几千元,再加上堂哥堂姐们探望时给的礼金,才勉强凑齐。

所以到了每年年底,四川又习惯铺张的办酒席,他们双方晚辈众多的要参加各种红白喜事随礼给红包的,都让他们手头拮据,很是为难。

直到2018年,哥哥回去把老家房子扩建成了民宿,他自己主业在九寨沟经营酒店事业。我们在携程等网络平台上上架的民宿,异地遥控母亲打理,有时也会整体承包给当地工程部,工程部每月付给母亲2000多元工资,请她一并给几个员工做饭。

在别人早已退休的年纪,母亲却因为民宿,实现了再就业。她给儿女做了一辈子饭,从未收过工资,现在给工程部做饭却能获得报酬。

那一年她干得很开心,直到我从深圳回去探望时,在街上遇到她那些领着退休金的小学同学。那些人阴阳怪气地说:"你母亲这么大岁数了,你们这些儿女还让她这么辛苦,听说还在给工程部做饭赚钱?"听到这种“恨人有笑人无”的拉踩她的言论,我很生气。

父亲也不支持母亲经营民宿,觉得既然他也在领退休金,就不该让她再辛苦,可能也是他承受不住别人嘴里那些闲言碎语。但母亲很享受这种“老有所为”的状态,特别是看到网上客人留言称赞"民宿由一位面善的老奶奶经营"时,她备受鼓舞。

我完全理解母亲——她一生都在默默付出,不仅带大我们三个孩子,还帮忙带大了孙儿辈。

母亲本来也不想再被"养儿防老"的观念束缚,她一直都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挣自己那一份自立。有次我看到网上讨论老年人是否越老越不讲理,就问她的看法。她说:"你们未成年时,我全心全意付出。但现在老了,我想为自己打算。"

回想起来,我也很不是很懂事。孩子小时候,母亲经常从老家来帮我带女儿。孩子要么暑假坐飞机“无人陪伴”去母亲那里。等孩子大些,母亲不愿再来了。我当时情急之下,竟说出刻薄的话:"你以后没有退休金,难道不指望我们养老吗?"在我的威逼利诱下,母亲不情愿地又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暑假陪伴她的外孙女。

母亲在深圳时,我真是"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她天天变着花样准备可口的饭菜,给我装好上班时的“便当盒”,还贴心地放上水果。惹得丈夫抱怨:"你妈是来带她女儿的,不是来带我的女儿。"

如今城里拿着退休金的老人,大多不会帮忙带孙辈,顶多建议年轻人请育儿嫂。或许这就是退休金托底给的底气吧。自从母亲开始领退休金,我也常对她说:"不想做饭就去镇上餐馆吃饺子,不用天天那么忙碌了。"

在四川,我婆婆也是近70岁才开始领退休金。他们家在成都附近的卫星城,早年被大学城占用了,也是全部“农转非”。虽然她有六个子女照顾,但有这份退休金作保障,子女们在赡养她时都从容许多。

婆婆身体一直很好,90岁后因几次摔跤导致骨折失血,身体迅速衰退。如果没有这份养老金,“久病床前无孝子”,难免会出现不愉快的争执。老爷子走得早,二哥顶替了他的工作并继承了房产,理应赡养奶奶。但二哥觉得自己已尽责多年,加上与固执的婆婆关系不和,也是力不从心。

《人世间》剧照  图源网络

那时她每月能领2600多元退休金。我们本想用这笔钱送她去好点的养老院,但在成都周边,四五千元以下的养老院条件都很一般。最后决定用退休金支付大嫂照顾生活,婆婆最疼爱的三姐负责卫生护理。这份退休金让子女们在赡养责任上划分更轻松。

2000元养老金对农村老人真是及时雨。我不认为必须征用农民土地才能给予这种保障,希望所有农村老人都能像城里老人一样享有基本保障。

母亲节期间,很多群里都在转发塑料花般的祝福视频,只有一个群在讨论身兼母职的困境。作为一个母亲,我深有感触。最近先生处理报个人所得税退税时,发现额度很有限。我退出职场几年,以灵活就业方式自缴社保,但退税只能退老人养老和子女教育部分,配偶无收入的家庭劳动完全不被货币化计算。

这造成一个陷阱:年轻时,我也深信女性不该做全职妈妈,要去职场奋斗,为自己挣退休金。但现实很骨感,女性既要顶职场的半边天,又要承担全部家务,等于撑起了四分之三的天空。

在我生活的已全面城市化的一线城市深圳,全职妈妈们很聪明地用最低保障线自缴社保。今年是75后女性退休潮,很多妈妈缴满15年最低档社保,退休金只有1800-2000元,与农村被征地农民的社保水平相当。这还是丈夫有良心的情况,那些养两三个孩子无法重返职场的女性更艰难。她们自缴社保的,完全不能享受配偶的税收优惠。

更不公平的是,男性工作时间长、退休金高,但妻子对其退休金没有支配权。比如“自驾游的苏敏阿姨”,离婚导火索之一就是丈夫每月六七千退休金,一分钱都不给家用。法律虽然规定婚后财产共有,但执行中妻子对丈夫财产没有话语权,税收政策也不支持。

在日本,鼓励女性做全职妈妈有具体政策:以家庭为单位报税,夫妻联名账户,大额支出需妻子同意。而中国法律却规定:妻子无权过问丈夫收入,但丈夫的赌债却要共同承担。权利与义务如此不对等。

这个母亲节,我不想空洞地祝福和歌颂母亲的无私伟大。我只希望所有母亲,不分城乡,老了都能有一份退休金保障。

作者:深圳小树,本名张云燕,75后,原职IT工程师,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个“瞎说大实话”的理想主义者。公众号同名“深圳小树”(ID:ritachang1984)。

话题:



0

推荐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355篇文章 2天前更新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理性思考,感性文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