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勇
二湘空间主题征文:现代社会,许多人都因为工作、生活和各种关系的纠葛而出现精神困顿,你想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吗?内容宽泛,比如母女关系的重塑,比如家庭亲情的割裂,比如人到中年的觉醒,比如你如何活出心理的韧性,但希望能真实展现作者的生活面貌,感兴趣的作者,可以投稿给编辑二木(微信:duijiudangge63)。注明主题征文。
前段时间,与一个外地的朋友聊天,说到了各自从小生活的工厂家属院,很是感慨。我问他,你们当年小伙伴之间如何称呼对方的母亲?他说就叫阿姨呀,我说我们小时候互相称呼对方的母亲为“妈妈”,比如一个发小姓魏,我见了他母亲,一定是称呼魏妈妈……
朋友感到很羡慕,也有些惊讶:“那你们发小的关系一定很好,无论多少年过去了,无论每个人混的咋样,大伙依然还是保持着联系,依然还是那么的亲切……”我说是的,发小就是发小,不会因为贫富贵贱而疏远或亲近,大家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鼓励,其乐融融、心情舒畅,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就在前两天,我见到了几个很多年未见的汉中变压器厂家属院发小,其中有的二十多年没见了,有的四十多年没见了,尽管岁月无情,在每个人的脸上都留下了痕迹,容貌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我基本上都能一眼认出来,只是有的一时叫不上名字,可心里却依稀记得她们少年时候的模样,漂亮、大方,充满了朝气,或活泼或端庄……
我们这些发小都是在1960年到62年之间出生的,那是一个困难时期,缺吃少穿、生活艰辛,我们在父母的千辛万苦中慢慢的长大,成为了各自的模样。虽然是在同样的贫困艰辛中生活成长,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也有着阳光灿烂、活泼开朗的共性。那一天我们聊了很多,回忆过去,畅谈今天,但说的最多的还是小时候的事情……
在发小们的共同记忆中,有一个很苦涩、很令人伤感却也不乏幽默感的经典故事,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故事不仅真实的反映了我们那个年代真实的生活状况,也表达了父辈以及在父辈影响下的我们对待艰难困苦的化解能力和心理幽默,更有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好像是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厂里一位司机要开车去西安出差,于是好多人就委托这个司机帮忙给带一些汉中买不到的生活用品回来。那时候物资匮乏,没啥商品流通,一切都是计划分配。好多常用的东西汉中没有或者极少,比如解放鞋,汉中也生产不了,市面上也买不到,所以每当有司机去大城市出差,就会有不少委托在身。
就在司机将要出发之际,一个老职工匆匆忙忙的赶来对司机说:“如果方便的话,麻烦你帮我带两双解放鞋……”司机是一位热心人,只要是厂里职工和家属委托,他一定会千方百计的尽全力帮助解决。司机问:“买两双多大号码的解放鞋?”老职工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不好意思的边想边说:“这是给三个娃娃买的解放鞋,如果买三双太贵,花钱太多了,所以只买两双。他们现在正在长个子,若是买合脚的,穿不了几天脚又大了,干脆买一双大点的,再买一双刚合适的,两双鞋,三个娃娃换着穿,如果穿着太大的话,就塞棉花。过一两年脚长大了,把鞋子前面的鞋尖拆开,还能将就……”
这个苦涩的故事在汉变厂家属院流传了半个多世纪,每当发小们有聚会,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大了塞棉花,小了拆鞋尖!”这经典的语句让我们在忍不住的笑声中差一点流泪……我们深深的思索、回味再回味,父辈们太难了,太不容易了!那时候都是多子女家庭,大部分家里都是父亲一个人工作,母亲操持家务,且在家务之余还要干一份临时工作(基本上都是苦、脏、累的体力活),以此补贴家用。父母们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就为了把我们养大成人。
他们这辈人吃苦受累了一辈子,现在生活刚好一点,可他们有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有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身体不是很好,比如有的牙齿不行、有的胃口不行、有的腿脚不利索、有的患了很重的疾病……每每想起这些,我们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很伤感。现在我们唯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温暖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孝心,如此我们的心里才会好受一点,踏实一些。
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印象深刻的除了衣服和裤子上的补疤,还有一些发小同学的书包上竟然也有补疤。我背的书包上就有过一个补疤(那是母亲为我手工缝补的),正是因为这个补疤,我曾有一段时间羞于见人,本来我就有点腼腆内向,这下更严重了。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发小同学的书包上也是一样的补疤,心里一下有了一种平衡感,顿时轻松了许多,不难受了……
此刻想起这一段,感触真是太深了。少年娃的心灵不仅是单纯的,也是极其敏感的,而且容不得任何虚伪和杂质。尽管我当时并不太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但对同甘共苦却有着少年人那种感性的认识,是非常向往与追求的。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崇尚并向往那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真朋友、真义气。也因此每当看到那些同甘苦、共患难的非虚构故事和电影,我心里仍然是热血沸腾,充满了激情和感动。
发小的相聚结束了,我们的友谊、情义更深了。亲爱的发小们,见到你们就像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一下把我拉回了少年时光,当年的的情景一幕幕展现在眼前……现在的我们虽然都已年逾花甲,但腿脚灵便、身体尚好、心态不错……欣慰之余,我唯有祝福,愿所有的发小们身体健康,顺心如意,一切都好!
作者:宋勇,陕西汉中人。小时候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长大后为生计而忙碌,偶尔看个报刊杂志。现在退休了,写点回味、感想。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