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盐丁即景,图源作者
 
有一天,去盐丁
文/方方
 
有一天,去盐丁村看千年古盐田。 
 
盐丁在峨蔓,峨蔓是个小镇的名字,去年我和同学一起去过。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峨蔓两个字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好。不过,那天我们一门心思去海钓,没有去看古盐田。一想到漏掉这地方,心里便是个事,于是决定今年再去。
 
峨蔓的对面即是越南,北部湾边。那一带的海边,古盐田很多。最著名的当然是儋州的洋浦古盐田,也是千年的。我在海南这些年,几乎每年都会去一趟。洋浦的古盐田现今已成热门的旅游点,摆放感颇强,而且每去一次都有变化,是朝着越来越没味道的方向变去。
 
不过,我们跟朋友碰头的地点总还是约在洋浦,毕竟这里最醒目。
    
盐丁即景,图源作者
 
等朋友时,便浏览墙上那些介绍盐田的文字。文中说,制盐主要靠海潮,可是古代盐工们靠什么记住涨潮的日期呢?他们利用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编了一首《流水星表》的歌谣,以此记录每月潮水的涨落。我觉得挺有意思,便拍了下来。现顺便录入在此。
 
《流水星表》
(或《海南水星》)
 
正月寅,寅属虎,虎啸初七、二十一;
二月卯,卯属兔,兔行四更、十九周;
三月辰,辰属龙,龙见一刀、十六段;
 四月巳,巳属蛇,蛇连二、五、九交游;
五月午,午属马,马交十二、二十五;
六月未,未属羊,羊生十头、二十四;
七月申,申属猴,猴八当年、二十二;
八月酉,酉属鸡,鸡啼五更、十九周;
九月戌,戌属狗,初二、十六才放走;
十月亥,亥属猪,猪唱一更、十四毕,抽来送去二十七;
十一子,子属鼠,鼠落十二、二十五;
十二丑,丑属牛,一个牛头重九斤,二十四人分。
 
细到这等程度,我还是看不太懂。但当年的渔民和盐工是一定懂得的。
 
与朋友汇合后,即前往峨蔓。走前大家一个吸食了一个椰子,又顺便买了几只洋浦的盐焗鸡——就是用这里的海盐烘烤的,挺好吃。
 
到峨蔓小镇也没有停留,直接奔去盐丁。朋友的推荐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到了之后,颇有震惊感。盐田仿佛一望无际,因为无人,又因为荒凉,再加上遍地黑灰色的火山石,实在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洋浦那个跟这一比,除了有椰子和盐焗鸡可吃,其他就真没什么看头了。
 
朋友说,盐丁村的祖先于宋代迁徙到此,后来开始制盐谋生。时隔千年,盐田里的盐槽依然清晰可见。有墨砚式或棋盘式的。我们从旁边走过时,盐槽边缘也可见白色的海盐晶体。这里有着典型的火山玄武岩地貌,周边尚建有用来储存海盐的石屋。村里的房子过去也多是用此石材建筑。立在海边,浅蓝灰黑搭配,倒也蛮有味道。但现在新建的房屋,已然全变。
 
朋友也知之不多。于是我从网上读到清华大学俞孔坚教授关于盐丁古盐田的文字。他的陈述,实在比其他介绍更有意思。这里索性将俞教授的文章直接摘录上来。我所知的俞孔坚教授一直在做保护自然环境的景观设计,他做得非常成功。几年前,我曾去过他在黄山做的项目。
盐丁即景,图源作者
 
俞孔坚在《峨蔓的盐田》一文中写道:“在这里,海水被引入红树林环绕的海滩,盐丁们巧妙利用阳光和砂石将海水不断浓缩,制成高浓度的卤水。随后,卤水被舀入晒盐台中爆晒蒸发,直至结晶成盐。晒盐台由坚硬的黑色玄武岩凿磨而成,形如砚台;同样由玄武岩构筑而成的储盐房,零星分布于盐田之上;一条由巨石铺就的栈道,蜿蜒穿梭于盐田之中。除了这些与盐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景观元素外,还有镂刻在岩石上的盐神,盐丁们向他祈祷阳光和高温。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矗立在盐田中央的一座金字塔石堆。因为繁重的晒盐工作需要男丁来承担,所以据说每有一位男孩降生,盐丁们便在石堆上添一块石头,日积月累成为了如今的高塔。虽没有玛雅金字塔雄伟,但其背后的故事却远比那些为神灵和君主而刻意堆砌的金字塔更富有意味。不远处的盐丁村清一色以黑色玄武岩为材料构建,菱形的石块砌成的山墙敦实而坚固,可耐住最强台风的考验。虽然整个村子建筑风格统一,但每一栋建筑都有自己的性格,甚至从岩石砌块的打磨程度,就能看出主人身份的差异。
 
在峨蔓的海边,盐丁们的居住、生产和生活与周边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处完整的文化景观。它是盐丁一族在严酷环境下的生存智慧、人性、情感、社会关系,以及一切人类文化过程的烙印,是阅读和理解其文化的鲜活档案库。 
 
同样是制盐,不同地域的人们却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技术和独特的景观。在西藏芒康的澜沧江干热河谷内,纳西族的盐民将卤水从河床中的盐井中取出,用木桶背到盐田里烤晒制盐。这里的盐田是由木头和泥土构筑的,层层叠叠地凌空架在澜沧江沿岸的悬崖绝壁之上。而潮湿多雨的四川自贡也拥有两千多年的采盐历史,发展出了一套令当代人惊叹的深井开采卤水、卤水蒸发浓缩和煎煮成盐的技术。一座座由竹子搭建的卤水提取塔和一片片由稻草搭建的晒盐棚,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生产性文化景观。
 
除却盐文化景观,稻田、茶园、果园、菜园、蔗园、鱼塘,乃至人们的居所,都是人类因适应自然而形成的文化的一系列表达方式。由于不同气候、地理条件所能够提供的原材料不同,人类发展了与各种自然条件相适应的方法和技术,并融入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它们是生存的艺术,而非设计的景观。”
盐丁即景,图源作者
 
倒让我想起我所知的巫溪的宁厂古盐场。几年前我曾经跑过一趟。那里是完全不同的取盐方式。利用附近宝源山洞流出天然的盐卤泉,不用晒,不用等,只需把那哗哗流水引进来,然后制盐即可。整个小镇因盐而生,因盐而兴。顺便还兴起了数条运盐古道和沿途的小镇。这一扯,又远了。现在制盐技术发达,盐也多,宁厂古镇制盐业已经停止,只是盐泉的水还在流着。我去的时候,几千年的古镇,人去房空,只剩得一些断垣残壁和好几个不愿离家的老人。
 
俞孔坚还说:“这些文化景观也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种群和民族的必不可少的素材。保护这些景观便是保护人类物种的文化多样性,其意义正如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般。未来的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对这些不确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了人类生存的几率和生活的品质。”
 
说得真好。从这个角度看古盐田真是应该完整地保护下来才是。
    
我到村里去,喜欢看那些宣传标语和专栏。从中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的氛围对一个村庄的渗透程度。在盐丁村,我也看到了宣传栏。栏上的文字说,峨蔓有四个自然村的古盐田受到政府保护,除盐丁,还有灵返、小迪和细沙三个村子的盐田,约有一千一百多亩,统称峨蔓盐田。
 
路边有大字,将“灵返”村写为“灵蕃”,不知哪个正确。这几个村子的名字,我都好喜欢。
 
话题:



0

推荐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15篇文章 4天前更新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理性思考,感性文字。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