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
在每天的行动中,创造真实的喜乐
文/罗翔
想请教一个问题:准备做水煮肉片,网上的教程说需要豆瓣酱,但是手头没有豆瓣酱,用黄豆酱替代,可不可以?在线等,很着急。
最近一直在学做菜,根据网上的教程按部就班。总体感觉,效果还不错,做了几道大菜,至少味道不差,可以全部吃光。前段时间,和一个喜欢做菜的朋友聊天,问她为什么每天投入那么多时间做菜?
她的回答是:相比于工作与事业,做菜可以给家人朋友带去真实的快乐,这个快乐是如此立竿见影,让人觉得时间没有虚度,也少了很多挫败。
所以,我也开始向她学习。少上网,少刷剧,少写无聊的文字,一下感觉生活充实了很多。只要热爱具体的生活,而不是只爱生活的意义,一下就觉得人生就充满了意义。
上周在朋友家聚会,大家分享了过去一年让人感到纠结的事情。有人说缺乏生命的意义,有人说缺乏每日向善的力量,有人说缺乏一份好的工作,有人说缺乏人际交往的动力,还有人说缺爱,当然也有人说缺钱。关键词都是缺乏。每个人都向往来年能够更加圆满,这本就是缺乏的一种体现。然而,经验事实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获得了何种满足,我们依然还是会觉得缺乏。所以有人说: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内心有一个渴望,不是这世间所能满足的,最可能的解释是,我们的存在是为了另一世界。
前几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噩梦,梦中被人追到悬崖。在极度恐慌的情境下,我选择了跳崖。然后,我感到了一阵剧痛,居然摔到了床下。我躺在冰冷的地板上不能动弹,过了很久才忍住疼痛缓缓爬了起来,一切都让人哭笑不得。
在梦中我感到了真实的恐惧,醒来之后才发现不过只是梦幻。这段时间,为不少事情焦虑,但令人恐慌之事并不一定真实。当然,那些为之陶醉的欢喜之事也不过只是另一种空相。我们的感觉时常欺骗自己。眼见不一定为真,眼不见不一定为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周末要开在线读书会,带学生读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所以用一场梦境的形式让我意识到不要对焦于令人眼花缭乱的虚空幻相,而要执着于永恒不变独一无二的本真存在。客观说来,这篇文章太难了,硬着头皮读也读不懂。本想读书会时发挥一下老师的特权,不懂装懂。但是梦中的跌倒提醒我还是要真实,不要自欺。如果书籍无法教导我们真实生活的勇气,那么读书只是自欺欺人。在小事中都没有真实的勇气,在大事中就更无可能。用路易斯的话来说,“勇气不只是一个德行,它是每一个德行在受严谨考验时刻所呈现的形式。”
《巴门尼德篇》虽然没有读懂,但是书中很多人物的经历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书中提到了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之前写《法律的悖论》一书时曾提过 “芝诺悖论”)。我一直以为,这个芝诺就是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后来才发现,两人并非同一人。后者是(塞浦路斯)西提姆的芝诺(Zeno of Citium,约前335-前263),前者则是埃利亚的芝诺(Zeno of Elea,约前490-前425)。正如《巴门尼德篇》还提到了亚里士多德,只是这个亚里士多德也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亚里士多德,而是醉心于权力的三十僭主之一。
埃利亚的芝诺认为哲学家的生命就是他的哲学,哲学从来不是空谈。芝诺勇猛无比,试图推翻僭主统治,后被捕入狱,在审讯时假意招供,引诱对方靠近后咬下僭主耳朵,然后咬断舌头啐向僭主,最后被投入石臼活活捣成肉酱。
芝诺初见苏格拉底那天,已届不惑之年,学术声誉如日中天,而苏格拉底还只是一个青涩的少年。如此刚烈勇猛的芝诺,见到苏格拉底却是如此温文儒雅、谦逊柔和,细心地和苏格拉底讨论辩证法。不知多年以后当苏格拉底饮下毒酒,以生命践行哲学,是否会想起那个遥远的夏天,他和巴门尼德以及芝诺关于(永恒的)“一”的讨论,他是否会期待与芝诺的再次相逢。
哲学家说:我们今生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超越今生。这是我们永远无法在今生获得圆满的唯一原因。所有看似圆满之事不过只是镜花水月,如梦幻影。
谁能想到,安枕而卧居然也能够跌倒,难怪诗人会说“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我只能取消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在床上躺到中午才勉强下床。问了几个医生朋友,确认没有骨折,只是肌肉损伤,敷点跌打损伤的药,应无大碍。下午腰没有那么疼了,虽然不能弯腰,但还能直立行走,所以晚上继续烧了一个红烧排骨和红烧豆腐,犒劳一下。
在新的一年,愿朋友们都能在每天的行动中,给自己和他人创造真实的喜乐,获得真正的意义。最后用路易斯的话和各位共勉:“如果整个宇宙没有意义,我们就从来不会发现它没有意义。正如,如果这宇宙没有光,那生物也不会有眼睛,我们也察觉不出黑暗,而黑暗本身根本也没有任何意义。”
祝新年快乐。
作者简介
罗翔,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出版书籍《圆圈正义》《刑法学总论》《刑法学讲义》等。本文原载”罗翔说刑法”,经作者授权转载。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