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戛纳闪光的苏敏阿姨:百年后回答鲁迅“中国娜娜”出走后怎么办
文/深圳小树
这个周末,61岁的苏敏阿姨在戛纳电影节红毯上的身影刷屏网络。没有明星光环,没有影视代表作,她以最真实的生命故事站在了国际舞台上——她是电影《出走的决心》的原型人物,一个用方向盘改写命运的中国女性。

苏敏红毯照娇俏可人,非常甜美
当聚光灯打在苏敏阿姨身上时,她身着一袭简约大方的灰黑色亮片礼服,眼角眉梢间流露出的不是明星式的精致,而是历经沧桑后的从容,笑容甜美,自信大方。这让人不禁想起五年前那个在郑州小区停车场里,正小心翼翼检查车况的普通退休女工。那时的她,恐怕连做梦都不敢想象有朝一日能站在世界顶级电影节的舞台上。
戛纳电影节上能走红毯的国际巨星都有谁?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巩俐、章子怡这样的国际女星。而苏敏阿姨这次是以她为原型的电影《出走的决心》中的原型人物身份,与导演尹丽川一起受著名时尚品牌欧莱雅邀请走红毯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毯前的采访中,苏敏阿姨坦言自己最初接到欧莱雅邀请时一度以为是诈骗电话。直到导演尹丽川亲自打来视频电话确认,她才相信这是真的。"我一个开小破车的退休阿姨,怎么配和那些大明星站在一起?"她在采访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想法。这种质朴的反应,恰恰彰显了她身上最打动人心的特质。
她在后面的视频中也分享了第一次坐飞机出国的兴奋与激动,许多的细节都打动着追随她视频粉丝们。
当苏敏阿姨踏上戛纳红毯的那一刻,她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千千万万在婚姻困境中寻找出路的女性。她的故事,正是对"娜拉走后怎么办"这一世纪之问最有力的回应。
这部电影讲述的不仅是一次自驾旅行,更是一个女性在家庭牢笼中觉醒的全过程。许多大学毕业、有经济条件的女生都带着妈妈走进电影院。母女俩同时被电影情节打动,相拥而泣。那些被习以为常的付出,那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牺牲,第一次被如此清晰地呈现在光影之中。

电影由影后咏梅主演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强烈的社会共鸣,在于它展现的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普遍现象。《出走的决心》讲述的不仅是一次自驾旅行,更是一个女性在家庭牢笼中觉醒的全过程。据不完全统计,影片上映后,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机构接收到的中年女性咨询量增加了近三成,其中不少人都提到了"苏敏效应"这个词。
许多大学毕业、有经济条件的女生都带着妈妈走进电影院。放映厅里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母女俩同时被电影情节打动,相拥而泣。更令人动容的是,不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母亲的人生困境。"原来妈妈不只是'妈妈',她也有自己的梦想和痛苦。"一位网友这样写道。
到今年,我看到许多女大学生,大厂女生,城市中产女性带一生未出过远门的妈妈去旅游等新闻时,我就在想,这部电影对人们的认知改变可真大啊。也有许多的人像苏敏母女一样,在积极的行动中。
五年前,那个满脸倦容的退休女工不会想到,当她启动那辆贷款买来的小车时,她的人生轨迹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起初,苏敏阿姨的女儿女婿也不主张她一个人在外自驾游,担心安全问题。直到看到数百万粉丝为她加油打气,见证她逐渐强大的精神力量,才逐步支持她在外面做自驾游博主。
值得一提的是,苏敏阿姨的出走时机恰逢中国短视频平台爆发式增长期。她的旅行视频意外走红,单条播放量最高突破500万。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巨大关注和支持,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云陪伴"模式实际上为许多类似处境的女性提供了情感支持。
其实这几年,我们不仅在云上陪伴了余秀华,苏敏阿姨,我也是作家“毛利和全职爸爸小陈”家的两个娃的云阿姨。中国社会的水位正是伴随着这些网红们的行动在改变,毛利家给二孩全职爸爸小陈发二万一月薪水带娃,改变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育儿模式,追随者也相当的多。
起初,苏敏阿姨的女儿女婿也不主张她一个人在外自驾游,担心安全问题。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春节,女儿无意间看到母亲在海南拍摄的一段日出视频下,有上万条祝福留言。"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妈妈不只是我的妈妈,她正在成为很多人的精神榜样。"女儿在采访中这样回忆。
我一直在互联网上关注苏敏阿姨。她与前夫30多年的婚姻中,前夫完全就是丧偶式育儿的典型。苏敏阿姨从小在川西藏区跟随父亲长大,父亲是个很专制的家长权威制人物,也是有重男轻女的心理在,在苏敏小时候,父亲就是一言不合就动手施暴的。18岁回到河南郑州后,她急于逃离原生家庭,匆忙与后来的丈夫结合。

网友很喜欢做苏敏阿姨五年前五年后的对照图,苏敏阿姨说每次都是是蹭的媒体采访的妆容
她的丈夫和她父亲一样大男子主义。急于逃离原生家庭的她,却陷入了另一个牢笼。这种"从一个牢笼跳进另一个牢笼"的人生轨迹,是很多传统女性的共同经历。
有社会学家指出,中国70后女性中,类似苏敏阿姨这样"为逃离原生家庭而匆忙结婚"的比例高达38.7%。这种代际创伤的传递,直到近年来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才开始被广泛讨论。苏敏阿姨的故事恰逢其时地成为了这面照妖镜。
她的前夫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有稳定收入却不愿负担家用,他们的家庭财务实行AA制。2020年,苏敏阿姨退休后帮女儿带外孙,此时她已身心俱疲,患上了抑郁症。于是她开着自己只付了首付的那台车,踏上了自驾之旅。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在苏敏阿姨开始自驾游后,前夫曾多次打电话质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做饭?"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冲突,恰恰反映了传统婚姻中性别角色的固化。这种现象并非个例。
根据某妇女研究机构2022年的调查报告,中国50岁以上女性中,有近四成表示在婚姻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更令人深思的是,其中超过60%的人认为这是"正常现象"。苏敏阿姨的故事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共鸣,正是因为它戳破了这层"习以为常"的窗户纸。
走出那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后,她去看过大海,去过西藏,自驾到新疆阿勒泰。两年间,她获得媒体广泛关注。在这个过程中,她的眼界与思维逐步开阔,女性独立自强的意识被唤醒。
当她在阿勒泰的星空下露营,在海南的沙滩上看日出时,那些曾被家务琐事淹没的自我正在一点点苏醒。她在外面自驾得到了许多陌生人的善意,她本来是料理家的一把好手,在外面自己给自己做饭,做事相当的麻利与熟练,人就越来精神,眼里越来越有光彩与自信。
随着媒体关注度的提升,苏敏阿姨的言谈举止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从最初面对镜头时的拘谨,到后来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变化过程本身就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生动体现。某女性杂志主编评价说:"苏敏阿姨的蜕变让我们看到,觉醒不分年龄,成长永不嫌晚。"
然而当她漂泊两年后回家时,丈夫还是阴阳怪气地说她混不下去了,等着她回去当免费保姆,于是苏敏阿姨提出离婚。
这个压迫剥削苏敏阿姨30多年的男人,居然要求她赔偿50万。他当着女婿的面说,自己没出过轨就不算过错方。在离婚拉锯战中,苏敏阿姨与余秀华一起上了档共创节目。余秀华劝她:"只要想到死后都不愿和这个人埋在一起,你就有了离婚的决心。"最终苏敏阿姨支付16万才成功离婚。
离婚时前夫索要的16万"赔偿金",是她五年来全部的积蓄。但站在戛纳的红毯上回望,这笔钱买来的自由,或许是她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像她在采访中说的:"过去我以为人生就这样了,现在才知道,58岁也可以重新开始。"
苏敏阿姨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的每一步都在告诉那些仍在困境中的女性:改变永远不晚,救赎始于一个勇敢的决定。天助自助者,我看到许多困在婚姻中的中年女性说自己在考驾照了,等孩子在大学后,就要出发,就要去追寻蓝天白云。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而这,或许就是当代"娜拉们"最动人的答案。
声明:本文信息和图片均来自公开报道
作者:深圳小树,本名张云燕,75后,原职IT工程师,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个“瞎说大实话”的理想主义者。公众号同名“深圳小树”(ID:ritachang1984)。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