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川美眉
全网都在说一个名字“千百惠”,她是热爱流行音乐的我等的回忆杀。
千百惠原名钟兰芯,台湾新竹尖石乡人1963年生。刚刚惊悉她于8月19日凌晨在北京过世,享年62岁。
我的脑袋一嗡,不可能吧,这么年轻“每次走过这间咖啡屋/忍不住慢下了脚步/你我初次相识在这里/揭开了相悦的序幕”。这熟悉的歌声带我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时满大街飘逸着她清亮迷离的歌声,温暖中带着伤感,甜蜜中透着疼痛。还有一首《当我想你的时候》“当我想你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当我想你的时候/泪水悄悄的滑落”……喔,满满的回忆杀,她的歌见证了青春岁月的迷茫与忧伤,记录了成长中的寂寞与惆怅。
冥冥中也演绎了千百惠自己的人生。我们后来才知道她和我们同根同源,都是华夏子孙。她家境贫寒,17岁辍学打工,为了支撑家里,她小小年纪就在餐馆酒吧唱歌,那歌里有她生活的艰辛和眼角的泪痕,有如涓涓溪流流入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抚摸生命的疼痛和伤痕,阐释了爱的温柔与美丽。

千百惠《想你的时候》磁带 图源网络
她高山族,那也是拥有天赋异禀的能歌善舞族,性格中的勇敢坚强注定了她的爱情传奇。上世纪的1991年,北京亚运会的目光吸引着她来京演出,她结识了音乐人作曲家高大林,她沦陷了,尽管对方已有家室,高大林刚与歌手何静结婚,她不管不顾,爱了就是爱了,她义无反顾地插足,做了第三者,哪怕背负骂名。
她太投入了,为了爱她可以抛弃一切。翌年,28岁的她与离婚后的高大林走进婚姻,她为了爱人定居北京,然后几近消失于歌坛,只为家庭付出,这样的女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不是恋爱脑。
这一别歌坛就是十一年,她甘心情愿为先生洗手做羹汤,悉心抚育儿子高陆湾,你听这名字,妥妥的海峡两岸爱的宣言爱的结晶,骨肉相连同宗同源的奇缘佳话。
想起我自己的婚恋经历颇也有些千百惠的胆识与魄力,那时我在南京,我不顾一切喜欢上了某人,他和我不在一个城市,况且他还在乡村,我瞒着父母偷出户口本想去和她领证,那种为爱可以浪迹天涯的果敢与冲动真的可歌可泣。
然而相爱容易相守难,为爱她远离了故乡故土和亲人,她牺牲了事业、声誉和她钟爱的歌手职业,当时间消弭了爱的甜蜜浓烈,淡然了的家庭世俗生活,那些骨子里的乡愁与思念会不会又重新萦绕在心头,折磨着她的一颗玻璃心。
我其实很理解千百惠,她失去的太多太多了,当孩子渐渐长大,爱人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充满诱惑力的白月光,且不说婚姻生活的一地鸡毛,有没有磨蚀了彼此间爱的浓度——那是必然的呦。
她背井离乡,那种时常不经意间涌上心头的乡愁和寂寞会不会深深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击溃了她,让她有时候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我听说千百惠这么多年有过抑郁,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直到机体的免疫力直线下降,她得了带状疱疹。学医的朋友们都懂,就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谁说过,走不出的心理蚕房,回不去的是故乡。是的,这种积淀了岁月时间厚度的心理创伤对身体素质的侵蚀可能是当事人始料未及的吧。倘若那一位有强大的心理抗衡能力,拥有无坚不摧的爱的力量,是不是千百惠可以缓解减去些负面压力。
说出这样的假设,连我自己也挠头。我记得著名作家余华说过,不要指望男人给女人多少伟大的爱,男人就像小孩子,他只图快乐, 他的坚韧与耐力有时候还不如女人。从这个意义上,千百惠和高大林的“抢来的爱情”,他们到后来也免不了跌入世俗的褪色的宿命,他们离婚了。
2003年,他们分开以后,千百惠考虑复出,然而,时间的法则是无情的,她再也回不去了,这里有双重阻隔:身份认同和故乡的云的苍凉手势。
2021年,千百惠以大陆身份证亮相,宣布定居成都,她以一首《留在成都》回应归属,却依旧招来众人议论“她牺牲太多”。
我想她在慢生活的成都,在空气中弥漫着麻辣香锅的街头巷尾的石板路上,尽管会是不慌不忙地走着,但她一定常常禁不住泪流满面,那心头苍凉的手势怎么能负载得了她内心里的苦苦挣扎。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女吗?
我想说,搞音乐的人内心是丰沛的,感情是浓烈的,因为,音乐是表达生命的一种方式,它在某些时候充满了力量和魅力。君不见刀郎老师为什么常常在他演唱会上泪洒现场,不可自抑,那是歌者内心澎拜情不能已的真情流露,对刀迷们绝对有代入感和感召力。
扯远了,我的意思,千百惠她是卓有成就的流行歌手,她的经典歌曲尤其以上两首,问世三十多年了,我们至今爱唱不衰,歌声里有我们的岁月,有我们的爱恋,有我们的眼泪,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故事,有我们的遗憾……
8月19日知名歌手也是千百惠的好友黄安发文称“她从无恶心眼,你的天堂之路一定顺利”。这一刻这个噩耗,一定击碎了无数歌迷的心,她太年轻太让人不敢相信了。
曾经,我们唱着咖啡屋,唱着当我想你的时候,从年轻走到了中年走到了老年,如此的生命旅程,是时光给我们的美好馈赠,我们没有理由不被感动不去怀念。
于是写下此文,是为悼念。
为歌者和热爱音乐的我们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
作者:川美眉,祖籍川东,现居上海。中学老师(退休),永远的文青,喜欢美文喜欢码字,信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0
推荐